國足0:3完敗韓國,代際轉移的恐韓癥不是換帥能夠藥到病除
今天的東亞杯,中國男足0:3負于韓國。
一,昨天U16國青的小時了了,大概率會反襯出今天新國足的大未必佳。
從呼和浩特四國賽到和平杯,浮嶋敏用短短五場比賽證明自己,尤其是對陣日本U16的不落下風,說明中國足球并非無藥可救。
浮嶋敏和國青的越來越默契,說明現代足球理念對于中國足球并不超綱,之前的多數問題,確實是因為昔日管理者鼠目寸光的南轅北轍。
毫無疑問,中國足球的未來,只能寄托于年輕一代。
從揚科維奇到伊萬科維奇再到久爾杰維奇,國足的平均年齡由亞洲杯的29.2歲,下跌到18強賽的25.8歲和東亞杯的25.4歲,三位南斯拉夫教練越來越提速的打法和越來越明顯的效果,清楚說明防反、傳控、快速轉換和瞬間高壓,才是中國足球的真正出路。
其實從久爾杰維奇到浮嶋敏,兩位外教的激進打法的存在前提,就是高質量有厚度的人才爆發來進行支撐。
但是看過中超的年輕國腳和U22國家隊過去一年的比賽內容看,對于久爾杰維奇國家隊的東亞杯未來已經相對看衰,哪怕對手是韓國二隊和日本三隊,久爾杰維奇也很難像在U20國家隊那般輕車熟路。
一方面,中國球員傷仲永層出不窮的根本原因,就是青訓的急功近利和拔苗助長。
另一方面,中國各級國家隊的最大問題,就是戰術打法缺乏起碼的一脈相承。
那些所謂的本土青訓大師,我們基本上可以理解為徒有虛名的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。
二,國足的完敗,說明恐韓癥確實不是簡單的換帥能夠藥到病除。
今天國足的變化,一是王鈺棟和蒯紀聞兩個新新人類的首發,二是終于出現雙后腰。
開場第8分鐘,韓國中場李東炅打出致敬居勒爾的左路內切世界波破門,這個失球的出現,一方面確實打得好,另一方面確實是國足的雙后腰防守失位。
第21分鐘,國足中場再次被打穿,韓國隊再下一城。
整個上半場,從后腰到兩個邊后衛,國足被完全壓制,久爾杰維奇戰術端的吃癟,清楚說明梯隊與成年隊確實是兩回事,起碼在戰術層面,久帥并沒有完成撥亂反正,因為現在的國足中場,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技術的粗人遍布。
下半場比賽,國足依舊被壓制,第56分鐘,韓國隊角球破門,3:0,國足的定位球防守依舊一言難盡。
中韓足球的鴻溝差距和更讓人無奈的代際轉移,不是簡單的更換教練和打法微調所能改變。
起碼在09一代完全成長的十年之內,國足面對韓國的主題依舊是挨揍,但愿所有的中國足球從業者能夠知恥而后勇。
上一篇:迪馬:水晶宮有意卡拉布里亞,或在未來幾小時內加快談判進程
下一篇: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