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皇島馬拉松熱潮涌動!萬人參與成經濟發展新動力?
秦皇島日報 記者 尚爾學
秦皇島的五月,海風輕柔地掠過大地,整個城市沉浸在熱烈的賽事熱潮中。參賽于2025年秦皇島馬拉松的運動員們正緊張地進行著賽前的準備工作,與此同時,周邊的商圈和景區早已開始了“賽事模式”。這場規模龐大、參與人數眾多的體育盛事,猶如一臺強勁的引擎,有力地推動了城市消費的蓬勃發展,成為我市經濟增長的新引擎。
舉辦體育賽事,為我市帶來了持續不斷的游客流量,從而激發了強烈的消費欲望。以2024年的秦皇島馬拉松為例,該賽事吸引了1.7萬名選手踴躍報名,其中非本地選手的比例高達61.7%,更有來自12個不同國家的37位外籍運動員加入了比賽。在賽事舉辦期間,我市眾多景區為迎接來自四面八方的游客,紛紛推出了免費入場或折扣優惠措施。同時,3家五星級酒店以及16家非五星級酒店均竭誠提供高品質的服務保障。這一賽事極大地促進了沿線酒店的入住率,使其飆升至95%的高位,并直接推動了總消費額達到了1.16億元人民幣。
這種消費熱潮并非偶然所生。在去年11月舉行的“濱海杯”擊劍公開賽上,吸引了眾多外地選手踴躍報名,參賽人數高達600余人。賽事現場周邊琳瑯滿目的非遺手工藝品、特色農產品和美食,成功吸引了選手與游客們的廣泛關注。根據數據統計,2024年在我市舉辦的各類比賽活動,成功吸引了超過十一萬名運動員踴躍報名,同時吸引了超過百萬次的觀眾和游客前來觀賽,旅游收入也因此實現了35%的同比增長。這一現象充分表明,體育賽事已經成為推動全市消費增長的關鍵動力。
我市通過融合賽事與旅游文化、商業、科技等多方面元素,成功塑造了多種多樣的消費體驗。在“天道杯”全國業余女子圍棋錦標賽期間,賽場周邊的“棋行山海”旅游套餐咨詢點吸引了眾多游客斗球直播,場面十分熱鬧。市文旅局工作人員透露:“我們巧妙地將圍棋比賽與海鮮品嘗、長城徒步等獨具特色的體驗活動融合,精心打造了‘黑白棋子與蔚藍海岸’的旅游專線,該線路受到了市場的熱烈歡迎,眾多參賽者和他們的陪同人員都踴躍報名參與。”
我市每年舉辦的馬拉松文化旅游產品推廣展覽,已成為展示本市體育產業成就的關鍵窗口。劉劍記者攝影。
我市已經多次出現“體育+”的融合模式。紫云山滑雪場在雪季期間,不僅推出了夜間滑雪的特別活動,還在山頂開設了咖啡屋,使得原本的運動體驗得以提升,轉變為集“社交”與“休閑”于一體的綜合消費環境。在萬達廣場舉辦陸地冰壺挑戰賽的時候,商圈的人流量增加了40%,銷售額增長了28%,多個品牌也實現了銷售上的顯著成績。有些企業利用賽事的助力來拓展業務領域,例如河北航輪體育公司專門為騎行愛好者設計的鈦合金自行車,其售價僅為同類出口產品價格的十分之一,自上市以來便受到了市場的熱烈歡迎,出現了供不應求的現象。
我市在政策層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,為賽事經濟的繁榮發展奠定了穩固的基礎。《優化體育產業營商環境措施》的出臺,旨在吸引社會資本踴躍參與賽事運營。根據既定計劃,本年度內將升級改造10個體育公園,新建7處街頭球類運動場地,并舉辦460場面向公眾的賽事活動,不斷優化體育產業的空間布局。我市不僅主動引入諸如輪滑世錦賽等國際頂級賽事,還用心打造秦皇島馬拉松以及“濱海杯”擊劍賽等本地賽事品牌,從而構建起了以政府為主導、企業共同參與和市場有效運作的良性發展模式。
企業深度介入,使得賽事經濟的整體影響力得到顯著增強。君樂寶乳業集團已連續五年擔任秦皇島馬拉松的冠名贊助商,不僅為比賽提供了豐富的補給品,還通過這一平臺大力宣傳其品牌,達成了“體育與乳業”的跨界合作共贏。金風科技支持馬拉松賽事實現“綠色電力全面覆蓋”及碳中和的宏偉目標,進一步加深了公眾對綠色能源理念的認同。開發區居然之家舉辦了一場非遺八極拳的展演活動,與家博會、汽車展實現了跨界的合作,活動期間吸引了大量客流,商戶的銷售額也隨之顯著增長,這一做法成為了“賽事與商業相結合”協同發展的一個典范。
我市曾以冰雪運動為“冷資源”,而今正借助賽事經濟展現出“熱效應”;起初僅限于觀賽體驗,現已演變為囊括“吃住行游購娛”的全方位消費模式,我們正以體育賽事為筆,在濱海賽道上努力描繪著體育助力城市進步的全新篇章。這座山海之城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賽事落戶,這些賽事不僅引發了短期的消費熱潮,而且在提升城市知名度、優化產業結構和促進經濟持續發展等方面扮演著關鍵角色。伴隨著“體育+”模式的不斷深入,我們的城市正朝著“活力之城、康養之城、開放之城”這一遠大目標堅定地前進。